电能替代市场调研 2021年电能替代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报告
电能替代行业发展历程如何?未来电能替代行业投资有风险吗?电能替代具有清洁、安全、便捷等优势,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、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,是提高电煤比重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。电能替代每年散烧煤消费约7-8亿吨,主要用于采暖小锅炉、工业小锅炉(窑炉)、农村生产生活等领域,约占煤炭消费总量20%,远高于欧盟、美国不到5%的水平。大量散烧煤未经洁净处理就直接用于燃烧,致使大量大气污染物排放。此外,汽车、飞机辅助动力装置(APU)、靠港船舶使用燃油也是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源头。所以未来发展电能替代是形势所需!
电能替代市场调研 2021年电能替代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报告
电能替代是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,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、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,如电采暖、地能热泵、工业电锅炉(窑炉)、农业电排灌、电动汽车、靠港船舶使用岸电、机场桥载设备、电蓄能调峰等。当前,我国电煤比重与电气化水平偏低,大量的散烧煤与燃油消费是造成严重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。电能替代在整个供暖体系中属于补充供暖方式,未来北方地区居民采暖主要还是依靠热电联产集中电能替供热,特别是背压式热电联产,这是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方式。
电能替代生产制造领域,生产制造领域的电能替代需要结合产业特点进行,有条件地区可根据大气污染防治与产业升级需要,电能替代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电锅炉、电窑炉、电灌溉等。三是交通运输领域,主要针对各类车辆、靠港船舶、机场桥载设备等,使用电能替代燃油。电能替代与消费领域,主要是满足电力系统运行本身的需要,如储能设备可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,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电能替代将全面推进上述四个领域的电能替代,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替代散烧煤、燃油消费约1.3亿吨标煤,电能替代带动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约1.9%,电能替代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约1.5%,促进电能消费比重达到约27%。预计可新增电量消费约4500亿千瓦时,电能替代减排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约30、210、70万吨。
电能替代是一种清洁化的能源消费方式,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,给社会公众带来普遍收益和社会效益,但其成本较高,难以完全通过一般的投资回报方式进行回收,电能替必须有政策支持才能实施。为此,《意见》提出若干电能替代支持政策,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。在配电网建设改造方面,一是将合理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纳入相应配电网企业有效资产,将合理运营成本计入输配电准许成本,电能替科学核定分用户类别、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。
青海全省已完成年度电能替代电量16亿千瓦时!据悉,截至当日,青海全省已完成年度电能替代电量16亿千瓦时,占年度目标的59%。在青海省大力推广以电锅炉、电热炕等为主的清洁取暖电能替代工作,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311个,替代电量102亿千瓦时,减少标准煤消耗126万吨。
电能替代是实现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的重要路径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始终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,积极服务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,在青海省大力推广以电锅炉、电热炕等为主的清洁取暖电能替代工作,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311个,替代电量102亿千瓦时,减少标准煤消耗126万吨。
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介绍,2021年,公司将力争实现27亿千瓦时电能替代目标。同时,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在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,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,积极拓展“新零售”业务,推广电采暖、电烘干、电厨炊高能效用电技术和产品应用,引领乡村绿色用能新风尚。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介绍,2021年,该公司将力争实现27亿千瓦时电能替代目标。同时,围绕乡村振兴战略,电能替代在不断巩固电能替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,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,积极拓展“新零售”业务,推广电采暖、电烘干、电厨炊高能效用电技术和产品应用,引领乡村绿色用能新风尚。
电能替产业发展流动性危机余波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,2019年一些环保企业依然面临着经营危机,但总体来看,2019年电能替代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趋好,持续保持了较快发展。据中国电能替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测算数据,2019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17800亿元,较2018年增长约11.3%。
碳排放经济产业应当加快推进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(“两个替代”)
碳排放受经济发展、产业结构、能源使用、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,根源是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使用。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为85%,产生的电能替代约为每年98亿吨,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近90%。解决碳排放问题关键要减少能源碳排放,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,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(“两个替代”),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,从源头上消除碳排放。清洁替代即在能源生产环节以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,加快形成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,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用能需求。
电能替代即在能源消费环节以电代煤、以电代油、以电代气、以电代柴,用的是清洁发电,加快形成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,让能源使用更绿色、更高效。
预计碳排放从2028年的12.2亿吨降至2亿吨。建筑领域普及建筑节能改造和智能家电应用,推动炊事、供热、制冷等全面电气化,倡导零碳生活方式。预计到2055年,我国建筑领域电能替代率将达到75%,碳排放从2028年的6.5亿吨降至1.1亿吨。通过协同推动上述重点领域电气化转型,预计到2055年,我国全社会电能替化率将超过60%,电能替碳排放从2028年的50亿吨降至6.4亿吨。
转自《2021-2026年中国电能替代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》
友情链接:中国电工技术学会
Copyright 2020 陕西省电网节能与电能质量技术学会.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010897号